作者: 来源: 人气:341
1.种子外部因素 1.1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都易造成缺苗断垄。播种时土壤湿度过大或播后遇雨造成土壤水分过多,一方面种子呼吸代谢缓慢,影响出苗。另一方面由于种子吸胀速率过快,造成细胞膜不能及时修复等多种损伤,使细胞内部的一些分子如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低分子蛋白肽链及无机离子向外渗漏加剧,种子发芽成苗能力下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种子的吸胀损伤。夏播玉米种子播后多雨易发生种子吸胀损伤,不同品种发生程度不同,一般粉质种子如烟单17、登海9、通科1号,伊单2号…等等一些较为敏感,(角质玉米种子种子条件稍好,此现象轻微)扒出不发芽种子,多见种皮破裂并受菌类感染而发霉腐烂。 1.2土壤温度低。今春由于播种或播后遇到持续低温天气,最早地区有的农民在4月10号后就过早的开始播种,种子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减弱,种子发芽缓慢,留土时间长,易造成粉籽烂种而缺苗断垄。另外春播玉米种子在10-15度低温下若遇雨造成土壤水分较大,使种子在短时间内低温吸水而发生吸胀冷害,导致种子不能正常发芽成苗。正常种子发生吸胀冷害后,即使再给予适宜条件种子也不能发芽。
1.3土壤氧气不足。播种过深,土壤湿度过大或过于板结,土壤通透性差,氧气不足,影响发芽,造成缺苗。一般沙土缺苗轻,黏土缺苗重。 1.4整地质量差。春播玉米种子由于整地质量未达到“细、平、松、碎、净、实”六字标准,土块大,坷拉多,残膜、残秆杂草多,影响出苗。 1.5播种质量差。播种时,覆土不严,深浅不一,有的种子播在地表形成浮籽,不利于出苗。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小型播种机械广泛普及应用于玉米种子播种作业,深浅度不一.由于操作不当经常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实行单粒机播或人工单粒点播必然造成缺苗;二是未严格按种子粒大小调整适宜播量,造成播量少而缺苗严重;三是行走速度不均匀或太快,造成拖垄空转而缺种缺苗;四是播种机下种口被堵,下籽不畅,空穴率过高,形成断条。 1.6病虫危害造成死苗:危害玉米种子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近几年玉米种子蛀茎夜蛾、玉米种子旋心虫等危害玉米种子幼苗,造成死苗缺苗也呈加重趋势。危害玉米种子苗期的主要病害为玉米种子苗枯病。症状表现:玉米种子多在二、三叶期开始发病,病苗叶片发黄,边缘焦枯、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干枯;拔出幼苗观察,根系不良,根毛减少,根系变褐。轻病者形成弱苗,产量降低,重病者逐渐死亡。病菌乘虚而入。二是土壤低温、湿度大、板结、施肥过浅也烧苗,土壤及灌溉用水含盐量高,播种过深,管理粗放也易发病。
防治措施: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去除瘦、秕、霉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100公斤种子用药0.5公斤。或用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小时。2.足墒播种。播种前先造墒后播种,并及时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增温保墒。3.及时追肥。苗期亩追尿素5~8公斤,增加叶面施肥1~2次。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喷灌幼苗,每株50~70毫升,重病地块隔7~10天再喷灌一次。喷药时可将喷片去掉,以水柱喷灌幼苗心部,使药液流至根部。
另外除草剂等药剂用量使用不当或施肥不当也是造成玉米种子出苗质量差或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之一。
2.预防措施
2.1选用优质的种子。选购种子时要仔细检查种子质量,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超过13%,无发霉、无虫伤。发现问题及时退换。种子包衣后要晾干待播,同时应注意发芽率低于95%的种子不宜单粒点播,否则,一旦发芽条件不适宜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缺苗。 2.2精耕细作,提高播种质量。春播玉米种子田要深耕细耙,平整土地,做到上松下实,无坷拉无暗垡。播种时要在适时适墒下种的基础上严格播种质量,做到精选种子,下籽均匀,接行准确,覆土严密,深浅适宜,点播空穴率不超过2%。
2.3及时查苗补苗。若遇冷害、连阴雨等,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为了能补栽上同期壮苗,可以在播种时于地块中央行间多播一行留做补苗,移栽时注意带坨移栽,减少根系损伤,补齐后将该行余苗清除掉。
2.4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用玉米种子除草剂,要严格用量标准,防止发生药害。推广应用玉米种子专用种衣剂包衣技术,既能防治苗枯病、茎腐病、粗缩病、黑粉病,又能兼治地下各种害虫,促进苗全、苗壮、苗齐、苗旺。
Copyright © DaL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大绿河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长江大道310号长江道壹号C座806;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601-0085